一般认为,在土路和草地上训练,都会比在跑道上更容易受伤。为什么他们反而不受伤、还能取得好成绩?可能大家会有些疑惑。
其实类似的还有黑人高水平运动员,包括贝克勒、格布雷西拉西耶、基普乔格等在内的巨星,训练条件也非常简陋,都是从小在东非高原的红土地上跑出来的。
如果说上面这些运动员是因为没有条件,那么条件更好的国家队训练基地是什么情况呢?
青海多巴体育训练基地,是我国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宝地,王军霞、孙英杰、邢慧娜、任龙云等优秀运动员都在这里留下无数脚印。
基地虽然有标准400米塑胶田径场,但还建了一个400米炉渣跑道田径场。用红土铺设8公里林荫小道,在垂直高度206米的山坡上铺设5公里的盘山越野跑道。来这里训练的中长跑运动员跑得最多的,就是这些土道,而不是塑胶田径场。
云南呈贡训练基地(下图),也专门设有煤渣跑道。在里约奥运男子马拉松跑出29名的董国建,就是这条煤渣跑道上跑出来的。
那么,这些优秀运动员为什么放着那么好的塑胶场地不跑,而经常跑煤渣跑道呢?
在土路和草地上跑步的感觉
与塑胶田径场相比,在煤渣跑道、土路和草地上跑步更累、消耗更大。它们的质地都比较松软,不像塑胶跑道那样具有稳定性、支撑性和反弹力,蹬地时会损失掉很多能量,使人感觉软绵绵的、发不上力。另外,由于路面没有塑胶跑道那么平整,跑步的节奏感也会更难保持。一旦节奏感下降,体力消耗就会增加,疲劳提前到来。
每年国内中长跑运动员必参加的全国越野跑锦标赛,就是在草地和土路上举行的。运动员在比赛后纷纷表示跑得非常吃力。从越野跑锦标赛的成绩也可以看出来,今年两站越野锦标赛(云南曲靖和贵州清镇)的男子6公里组成绩基本在19分以外,也就是配速慢于3分10秒/公里。而近两年国内男子万米最好成绩都在29分左右,也就是2分54秒/公里,除了一些上下坡以外,土路和草地的性质也造成了不少影响。
在土路和草地上跑步的效果
虽然煤渣跑道、土路和草地比较难跑,但训练效果却不错。
1、受伤少
每一步的落下,脚给予地面的作用力很大一部分被松软的土地所吸收,同时,地面所给予身体的反作用力也最小化,可以说将训练时由于力的作用所造成的损伤概率降低到最低。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冷极马拉松队”以及非洲黑人运动员很少受伤的原因。
2、可以提高下肢力量和稳定性
在土路和草地上跑步,地面比较松软,而且支撑和反弹效果差,每一次落地时脚底都会用力去抓稳地面,抓得很深,刺激了下肢力量的发展,下肢的支撑和抓地将变得异常有力。
另外,在这不均匀的、凹凸不平的地面上,要迅速适应落脚点以防止身体失去平衡,这个过程强化了本体感受和神经肌肉的控制。本体感受信息包括感知运动中关节位置、活动、方向以及速度的能力。神经肌肉控制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对关节活动产生的不自觉反应。
这样一来,日后在塑胶跑道或公路上跑步就变得更加轻松。
业余跑友在这种场地训练要注意什么?
首先,要选择安全的场地。如今城市中的很多草坪往往有多处暗藏着电缆、排水沟、窨井等不安全因素,特别是夜跑的时候视线不清,很容易踩到这些地方发生危险。有条件的话,田径场中间的草皮足球场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其次,高配速、高质量的训练(间歇跑、比赛配速跑等),最好不要在草地或土路进行,因为地面凹凸不平以及太软,在高速奔跑时踝关节容易发生失稳而崴脚。而且因为损失了太多力量,训练的质量也不会很好,达不到高质量训练课的目的。
另外,土路和草皮对节奏感的培养并没有特别好的效果。因此建议跑友们进行一些节奏跑、间歇跑等要求较高的训练最好还是在田径场。而草皮或土路上可以进行中低强度的训练,或者恢复性、调整性训练。
本文为98跑原创,文章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猜你 喜欢
//
跑的再多,永远不够
想要了解
更专业跑步训练的干货指导
一切尽在 9 8 跑
/ 更多跑步干货 · 关注98跑 /
猛戳原文,了解更多跑步相关知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