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训体系里的"金强模式"
在成都温江训练基地的清晨6点,15岁的后卫张子豪已经完成第三组折返跑。这位身高1米88的宜宾小伙,正是四川金强男篮青训营"雏鹰计划"的第四期学员。"我们这届30人里,最后能进一队的可能就两三个,"他抹着汗说,"但教练组说过,就算进不了职业队,从这里出去的球员都能考上好大学。"
▍人才选拔的"三关六将"
- 初选关:每年从全省2000多名报名者中筛选200人
- 集训关:通过3个月魔鬼训练淘汰80%候选人
- 文化关:必须保持年级前30%的文化课成绩
"去年有家长带着"关系"来找我,我说您孩子要是能连续命中20个三分,我马上特招。"
——青训总监李强在采访中的原话
▍值得关注的5颗新星
姓名 | 位置 | 身高 | 特点 | 模板球员 |
---|---|---|---|---|
王振宇 | 控卫 | 1.91m | 大局观出色 | 赵继伟 |
刘泽一 | 大前 | 2.03m | 篮板嗅觉强 | 李晓旭 |
值得注意的是,俱乐部去年与电子科大体育学院达成合作,青训队员可获"运动训练专业"保送资格。这种"体教融合"的做法,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中产家庭让孩子走职业篮球道路。
【记者手记】
在探访期间,偶遇正在指导U16队的原国手朱东。他指着场边"金强青训十大戒律"的标语牌说:"第一条就是'禁止在食堂浪费饭菜',这种细节培养比战术训练更重要。"或许,这就是四川篮球能在短短几年内崛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