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暨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胜利闭幕,我市共选派585名运动员参加16个大项的比赛,共获得67金、31银、40铜的好成绩,载誉而归!
本届省(残)运会是全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其中,在柔道项目中,我市运动员获得6枚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在古典式摔跤项目中获得1枚金牌,在残疾人田径项目中取得了18金11银9铜的好成绩。此外,霹雳舞项目首次进入省运会比赛项目,我市运动员夺得1金1银,首次进入省残运会的旱地冰壶和跆拳道项目中,我市运动员夺得2金2银。
夺得柔道项目近三成金牌
“本届省运会,我们共夺得了6金3银4铜,位居省运会单项榜首。虽然不是历届省运会最好成绩,但也较上届有所突破。”说起本届省运会取得的成绩,濮阳市体校柔道队教练王爱宏表示。
本届省运会柔道项目共设21枚金牌,我市获得了其中的6枚,占总金牌数的近三成,省运会柔道比赛现场几乎成了濮阳代表队的表演赛。男子甲组60公斤级冠军王永庆说:“很荣幸能为濮阳夺得一枚金牌,这枚金牌也是对我多年来训练结果的一个检验和认可。我要感谢家人和教练对我的默默付出和辛勤培养,我也要用更优异的比赛成绩回报他们。”
据了解,柔道项目一直都是濮阳市的重点优势项目,曾经培养出亚洲柔道冠军张清丽、全国柔道冠军郑明强、翟小青、何林、刘璐等优秀运动员。特别是近年来,濮阳柔道项目发展势头强劲,参加柔道专业训练的人逐年增加,专业的柔道教练与裁判员人才数量质量稳步提升。目前我市长年参加柔道项目专业训练的学生保持在千人左右,每年新增参加柔道专业训练的学生150人以上。
说起以后的打算,王爱宏表示,要争取为省队乃至国家队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韩国建表示,柔道项目作为我市的优势项目,在训练场馆不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仍取得了单项全省第一的好成绩十分不易。下一步,市体校将把优势项目做优做强,同时发展新的竞技项目,积极备战,全力以赴,争取在下届省运会时取得更好的成绩。
花季少女成霹雳舞冠军
8月26日晚,15岁的濮阳霹雳舞选手杨嘉琪经过排位赛、晋级赛和决赛的精彩发挥,最终获得了省运会霹雳舞项目女子组冠军。
8月24日,市霹雳舞代表队队员适应场地时,记者发现杨嘉琪在做难度较大动作时左脚不是很流畅,仿佛有伤的样子。当记者问及其是否有伤时,她说:“一周前,我参加中国街舞联赛时不慎扭伤了左脚脚踝,至今没好。”至于伤情是否会影响接下来的比赛这一问题,杨嘉琪又坚定地表示她相信自己没问题。赛场上的杨嘉琪正如她承诺的那样拼尽全力去完成每一个动作,并最终拿下冠军。
霹雳舞是本届省运会的新增项目,省运会霹雳舞比赛现场DJ张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霹雳舞非常考验参赛选手的技术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所有比赛的音乐都是随机的,需要参赛选手临场根据比赛的音乐节奏,用动作去体现音乐。”张博说,在排歌的时候,我们也注重音乐的选择,尽量选取一些适用于比赛的和善于带动选手情绪的歌曲。
“个人状态、动作的完成度、表情等都是霹雳舞比赛的打分项。”市霹雳舞代表队教练姜志强说,以前包括霹雳舞在内的街舞只是一种街头文化,只有小众的人可以接受和喜爱。如今霹雳舞成为了省运会比赛项目,对选手们来说等于是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家长们也更加支持了。
残疾运动员谱写自己的生命之歌
8月27日上午,随着我市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将男子双打项目的最后一枚奖牌收入囊中,河南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所有比赛项目全部结束。
本届省残运会共设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自行车等13个大项330个小项。为了备战此次省残运会,市残疾人联合会从全市范围内层层选拔出了65名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参与到聋人篮球、跆拳道、旱地冰壶、田径、自行车、游泳、乒乓球、羽毛球8个大项的比赛。
田径项目上,我市选手取得了18金11银9铜的好成绩。在首次进入省残运会的旱地冰壶比赛和跆拳道项目中,濮阳市残疾人旱地冰壶代表队以优异的表现分别获得听力组冠军和智力组亚军;郭百聪和王永腾2名运动员参加跆拳道比赛,并分别获得听障组和肢残组的冠军和亚军。
不负青春、不负韶华,濮阳市残疾人运动员充分发扬敢于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在比赛中不断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用汗水谱写生命的赞歌,用拼搏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全面展示了濮阳新时代残疾人超越自我、敢争第一的高超竞技水平和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濮阳市残联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赵学恩表示,残疾人竞技比赛不仅能够帮助听障学生康复健身,也能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让他们从中获得成就感,提升幸福感,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意志品质教育。市残联将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将此次省残运会作为新的起点,提前设计规划,在更高的赛场、更大的舞台,为我市增光添彩。
原标题:《67金31银40铜!濮阳健儿载誉而归!》
阅读原文